Alexa

犀牛盾循環概念展 沉浸式探尋負排塑膠未來性

犀牛盾循環概念展 沉浸式探尋負排塑膠未來性
撰文: 廣告企畫製作     分類:創新商模 日期:2024-06-07

面對日益嚴峻的廢棄物議題與法規,台灣不落人後,持續朝減廢再生目標前進。防護配件領導品牌犀牛盾致力材料科技永續創新,身為循環行動倡議實踐者,即起至十六日在松山文創園區、攜手新銳策展團隊山陽山陰策劃展開「RHINO LOOP: 0 犀牛盾循環概念展」,以循環歸零為題,展開考古、現在與未來塑膠發展三部曲,思辨近代科學演進的實徵致用,沉浸式探尋「塑膠資源管理」可能性,盼用前瞻材料科學回應環境議題並提出與時俱進的對策。

聯合國統計,人類每年產生二十二.四億噸固體廢棄物,僅五十五%在可受控設施中進行管理,預估二○五○年將增至三十八.八億噸,成為影響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環境汙染的地球最大危機來源。根據統計,未來十六年間,每年將有多達三千七百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與水域生態系統,影響之劇已敲響警鐘。

 

為解決全球塑膠廢棄物問題,聯合國環境大會預計在今年底通過《全球塑膠公約》,設立管理塑膠製程與廢棄物處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國內環境部亦將研擬《資源循環促進法》草案,透過更細緻化處理、明訂再利用產品分級管理,讓廢棄物轉化為資源,希望在二○三年減少十三.八萬噸原生塑膠使用量。

 

 

材料永續革命 塑膠三部曲邁向循環歸零

 

「塑膠材料本身是中性的,由材料本身所造成的廢棄物問題,可透過材料科技專業來解決。」犀牛盾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王靖夫是英國劍橋大學材料系博士高材生,也是塑膠材料專家,堅持透過材料單純化,同時滿足機能、經濟與永續性,創造回收循環再造效率極大化,自發性地闖出一條對地球環境更友善的孤勇者之路,也成為品牌信仰價值。

 

展場入口處使用三千五百個可回收再生的廢棄手機殼打造的巨型牆面廊道,簡約卻不失壯觀的視覺美學,搭配六位本土藝術家共創環形概念燈箱漫畫,開啟藝術與循環的啟蒙對話篇章,訴說考古塑膠、現在塑膠與未來塑膠的前世今生三部曲,最終站可體驗回收手機殼碎粒熱壓再生模型機,讓參觀者見證塑膠循環再造的第一現場。

 

早在九年前,犀牛盾便領先業界投入「零廢棄」與「循環經濟」為目的的生產計畫,推動以循環設計、循環系統與循環消費所串起的永續價值鏈,有系統地減少生產行動所造成的環境與社會衝擊;近年更大幅增加在台投資,在台中自建工廠、開設九間直營門市,聯手經銷夥伴拓展近百處回收據點,推動與永續供應鏈與封閉循環實踐。

 

犀牛盾邀請六位本土藝術家共創環形概念燈箱漫畫,透過創作者視角、探索對循環的想像之旅。

 

 

員工響應淨灘 單一材料建構循環生態圈

 

二○一七年起,犀牛盾手機殼全線採單一材料工法設計製造,奠定「單一材料」與「零廢料」一○○%回收再生循環生態圈。如今,品牌全系列手機殼、 AirPods、AirTag 等防護配件皆可參與再生行動,全球已有超過千萬使用者支持。王靖夫透露,截至去年底,已有超過一.五萬人次參與在國內啟動的循環生態圈回收計畫,「永續消費意識逐漸抬頭,更堅定我們對於材料與回收再生教育的倡議決心與力道。」

 

犀牛盾近期也攜手創新環保團體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RE-THINK,進行「環保素養調查──手機殼篇」,了解消費者對於手機殼回收的現況與看法。調查發現,有近八成民眾不知如何處理廢棄手機殼,但有七成願意支持採單一材質、可完全回收再生手機殼,凸顯民眾對更友善環境的消費選擇持正面態度,且願意用實際行動支持。有六成受訪者不清楚自身手機殼的材質組成,犀牛盾與RE-THINK合作回收大百科,推廣正確回收知識,從自身產業出發,擴大超越淨零的淨正效益。

 

承襲品牌創立之初Protect Your World精神,展示由海廢回收漁網所製作的單一材料手機殼原型、與進行中的海廢回收再造的機能掛繩與編織錶帶,形塑犀牛盾「循環從零出發,同時以歸零為⽬的地」的永續對策。

 

有鑑於塑膠垃圾的最終處多半流向海洋,犀牛盾也率領員工身體力行投入淨灘活動,自去年至今年陸續在基隆和平島、台中南埔海堤、竹北水月公園,清出超過2,592公斤的海洋廢棄物,也即將於六月下旬再前進苗栗外埔海灘,所拾獲的海廢經過團隊不斷的實驗後,也不藏私地在策展中展示研發進程中的試驗成果。

 

犀牛盾以橫跨十二年柔韌歷程回應永續承諾,同時顛覆材料科學的冰冷距離感,退役物流籠變身展場風格家具,以及承襲品牌創立之初Protect Your World核心精神,展示由海廢回收漁網所製作的單一材料手機殼原型、以及進行中的海廢回收再造的機能掛繩與編織錶帶,形塑「循環從零出發,同時以歸零為⽬的地」的永續對策,打造更大膽的實用主義永續賽道,朝「塑膠負排」終極目標前進。

 

展間也規劃韓國環保團體No Plastic Sunday推出的塑膠再生熱壓機,以手機殼回收碎粒作為原料,讓民眾親手體驗塑膠手機殼的再生過程。

 

犀牛盾品牌暨永續發展中心總監林希展表示,品牌預計在二○三五年減少五十%原生塑料產量,二○四○年實現塑膠中和(Plastic Neutral),為終極目標鋪路,透過材料科技技術,將已生產的塑膠廢棄物安全健康地投胎重新回下一次新生。三月初推出可延長逾六倍生命週期的CircularNext 100%循環再生手機殼,也成為犀牛盾邁向下一個十年永續里程碑的起手式。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